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工作动态

让医学与思政同频共振 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2024-03-19 08:00     来源:广西云客户端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

从“0”到“多”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新突破;获批广西医学院校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自2017年独立设院以来,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的实际行动,统筹推进学院建设管理,深化德医交融育人模式改革,推动校园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到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法院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广西医科大学供图

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深化机制体制建设

“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去年5月15日,学校党委黄照权书记走进2021级助产学46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为同学们讲授了一堂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这是学校党政领导走进思政课堂,讲授思政课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广西医科大学校领导带头进思政课堂听课讲课近百次,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支部建在教研室一线,深化形成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大党建”工作格局。通过持续培育创建党员名师工作室、“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机制,打通基层党组织“从规范到示范,从示范到品牌”的建设路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服务高质量发展。“德医交融铸魂育人”党建品牌获首批广西高校示范党建品牌;第五党支部入选第二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计划。

上好“大思政课”,激发教育教学活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完善“8门思政必修课+6门思政类选修课+6门其他选修课”思政课群、组建“新医科”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教学团队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教研举措,抓好用活课堂教学主阵地,进一步推动学院理论研究反哺教学,及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获自治区级哲社课题、教改课题等立项数近20项,在核心期刊、党报党刊等发表论文近100篇,教学改革成果获自治区级二等奖2次,2门思政课程获自治区级一流课程。

为下足功夫做好“大思政课”建设,学院坚持“活”教育与“活”课程相融合,开展“党建+思政”“思政+医学”“思政+人文”等特色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虚拟仿真中心,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机会。坚持开门办课,以思政课实践教学为重要抓手,按照“德中有医、医中有德”原则,打造“医之感动”“医说原理”“医之德法”等实践教学品牌活动。走进法院庭审现场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走进展览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走进果园基地把“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运用社会大课堂讲好思政课,打通实践育人路。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集群结对共建高校思政课改革研讨会。广西医科大学供图

发挥人才集聚效能,打造一体化师资体系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此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院推动人才集聚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协同校内外力量配强“医学大家+思政教师”协同团队,与医院等见习单位合作建设12个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专兼结合、多维立体的师资体系。近年来,一批教师入选广西八桂青年学者、广西高校思政教育杰出人才等支持计划项目。

学院温丽华副教授曾参与过多次学校、自治区的宣讲活动,在温丽华看来,理论宣讲要有高度,更要接地气、有人气,讲好群众语言才能打通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

作为理论人才集聚地,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实现人才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学院现有的1名团中央青年讲师团、2名自治区讲师团、2名广西青年讲师团、2名广西“双进”讲师团成员,以及自主成立的学院宣讲团,深入学生宿舍、城镇社区、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先后在区内外开展理论宣讲近200场,实现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对于如何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会方表示,学院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标对表全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高水平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高质量办好思政课这门“关键课程”“灵魂课程”,推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入心入脑。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