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工作动态

【每月名师】教育逐光者:用爱点亮成长灯塔——记玉林市玉东新区第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罗丹

2025-03-21 11:1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罗丹,现任玉林市玉东新区第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她在小学教育领域深耕多年,始终以真诚和耐心对待每个孩子,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者的责任。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自治区优秀教师、玉林市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玉林市优秀教师、玉林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一、咬定青山耕乡教,育得桃李映山红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罗丹以教育赤忱为帆,在乡村基础教育领域躬耕近十载。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践行者,她将乡村讲台作为专业发展主阵地,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实践体系。面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罗丹立足乡村留守儿童与城乡接合部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系统性探索与实践,创新提出“456”语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将知识学以致用。

罗丹不仅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组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定期举办心理讲座,成立“心灵驿站”,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她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在自己的轨道上发光发亮。”同时,她鼓励教师们在教学中融入情感关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形成了“师生共情”的教育氛围。

二、勇破樊篱拓新径,教育创新展宏图

罗丹始终秉持着教育创新的精神,以“敢为人先”的闯劲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她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课题深入研究。从探索适用于城乡的“四步教学法”,到打造乡村“和美课堂”,再到专注于“润心课堂”的实践,她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不断学习、持续创新。在探索小学德育工作发展之路的过程中,她将实践经验凝练成《城乡结合部和美德育模式探索》德育成果,荣获2019年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等次。

在推动乡村学校发展的过程中,罗丹坚持以小见大,注重从细节入手,逐步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鼓励乡村教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她带领学校教师开发了“乡村文化探秘”“农耕体验”等主题的乡土特色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还增强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罗丹还积极推动学校与城市学校的交流合作,通过“城乡结对”项目,让乡村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截至目前,她主持或参与的课题多达24个,其中自治区级课题《小学特色课程资源数字化融合与跨地域应用的实践研究》《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均获良好等级并得到推广应用;《小学劳动教育融、通、透五味食尚课程建设的探究与实践》获玉林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年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等次。2023年以来,罗丹还多次受邀到多地作专题讲座,累计培训各地教师近2500人。

三、朝夕奋进塑名校,品牌教育绽光芒

2020年7月罗丹参与筹建玉林市玉东新区第四小学,她笃信“教师是立校之本、兴校之基”,要着力打造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罗丹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鼓励教师以赛促研,提升自身教研水平;创建“教师成长记录袋”,激励教师主动探索成长之路;以“数字化四构建”开展校本研修,借助数字化手段赋能教师发展。在她的带领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初步形成,学校教师梯队建设稳步推进,学校管理软实力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上,她立足校情、学情发展,带领全校师生构建了“多维融合”的泽润课程体系并健全了科研网络,将教育科研深植于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形成学校、年级、班级三位一体的特色教育科研网络,确保教育科研接地气、出实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作为玉林市玉东新区的一所城区学校,玉东新区第四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肩负着服务城区和周边居民家庭的双重使命。短短几年时间,玉林市玉东新区第四小学从最初的六个班两百多名学生,发展到四十多个班两千多名学生。学校多次承办市、县级大型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学校良好的学风教风也获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倾丹心育桃李,献芬芳铸师魂。罗丹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用爱心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她将继续在教育道路上深耕细作,笃行致远,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