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有关要求,3月14日,自治区教育厅联合自治区园区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部分高校组成调研组,赴钦州市开展校企供需对接活动,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和召开供需对接洽谈会等方式开展,旨在推动高校与地方、企业加强供需对接和人才交流,推进以科技发展和地方战略需求为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企业人才储备。经初步统计,通过此次走访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新开拓就业岗位502个。
在走访过程中,调研组一行来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和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实地走访华谊钦州新材料一体化基地和钦州港,深入园区内的企业生产线、研发中心等地,详细了解企业运营模式、技术创新以及人才需求等情况。同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北部湾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区内高校与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10家优质企业代表,就岗位拓展等进行探讨对接,实现校企精准对接,校际资源深度共享。
活动期间,调研组与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部分园区企业代表共同召开政校企供需对接洽谈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以“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为契机,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优化人才供需对接,深化产学合作、产教融合,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解决高校毕业生供需不匹配结构性矛盾。一是持续深化高校“访企拓岗”行动,提高岗位利用率。推动高校书记校长开展“访市拓岗”“访县拓岗”“访园拓岗”,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和“两重”“两新”政策落地,挖掘更多就业机会;二是持续推动就业反馈人才培养改革工作,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三是持续强化就业实习实践工作,推动建设政校企就业实习基地,帮助学生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四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开展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培训,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五是持续加强高校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高校要组织就业指导教师赴企业一线了解岗位需求,增强职业认知,同时,积极引入企业行业专家、人力资源主管等参与学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共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六是建立人才供需资源共享机制,定期编制产业紧缺人才目录、人才政策目录和毕业生供给资源目录,不断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
在洽谈活动中,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和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别介绍产业园区和地方经济发展概况、产业布局、用工需求及人才引进政策;企业代表则围绕企业的人才战略、岗位需求、职业发展路径等与高校进行了深入交流;高校代表纷纷发言,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人才培养特色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企业定向输送优秀毕业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与就业机会,实现互利共赢。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