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服务 > 办结公示

自治区教育厅关于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遴选结果的公示

2022-03-22 15:4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重点推荐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桂教基教〔2021〕41号)的相关要求,我厅组织开展了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遴选工作,在负责人申报,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的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资格审查、网络评审,并经我厅审核,拟遴选65个项目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现予公示。

公示期为7天,公示时间为2022年3月22-28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的重点培育成果权属、实践时间与实践单位等持有异议,须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包括必要的证明材料)向我厅提出。以下异议不予受理: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提出的异议;对申报材料未获推荐的异议;未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的异议;不属于学术不端、弄虚作假方面的异议。

以单位名义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姓名、通讯地址和电话;以个人名义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并写明本人的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我厅对提出异议的单位和个人有关信息严格保密。

联系地址:南宁市竹溪大道69号自治区教育厅1715办公室,邮编:530021,联系电话: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0771—5815488;广西教育研究院,0771—5815057。

附件: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遴选结果公示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22年3月22日


附件:

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遴选结果公示名单
     (注: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所在单位
1 西部乡村学校“双线教学+双师团队”协同变革内生机制创新实践 孙杰远,杨茂庆,闫若婻,王彦,何蕾,覃基笙 广西师范大学
2 高中化学教学“三实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贝伟浩,蓝宇,杨恒建,罗蒂固,李冬英,张繁 南宁市第三中学
3 建构全面育人生态体系:广西民族地区学校整体优化教育过程的十年研探 陈向阳  张曦艳    黄名格  黄彦安  黎相艳    黄创新 广西教育学院,南宁市武鸣区太平镇庆乐小学,钦州市子材小学,崇左市教育局
4 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水平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陈燕虹,桂华,黄文韬,黄逢春,杨学忠,卢媚 桂林市七星区卓然小学(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桂林市秀峰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桂林市榕湖小学
5 乡村幼儿教师“三阶五步四方”   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研究与创新实践 李艳荣,唐翊宣,甘鹏,花其珍,林小佩,黄昌志,刘晓燕,卢秀进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 素养化、课程化、个性化:高中创新教育十八年探索与实践 韦屏山,李国栋,刘珑,潘俊全,谢展薇,蓝仁敏 南宁市第三中学
7 观察•诊断•建构:聚焦“课堂改进”的乡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及实践 杨进红,莫运佳,彭宁,黄秀德,杨国强,张巧文 南宁师范大学,马山县教育局,资源县车田民族初中
8 民族体育课程开发应用促进壮族地区学生健康成长的实践研究 韦金色,黄茗,黄桂,   邱蕾,姚敦瀚, 黄宁娜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9 “一主二翼三结合”模式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韦仕强、陆斌、杨达莉、唐昌国、陈方梅、秦敏 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10 三学段衔接   四维度协同 五要素融合——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协同育人体系 曾令辉,陈大文,张莉,石丽琴,包丽红,朱斌 南宁师范大学
11 校地协同创新开展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   行动学习 3.0式研模究与实践 袁旭,陆云,陈向阳,黄明格,黄创新,赖小琴 广西教育学院,崇左市教育局
12 以课程领导力建设引领民族地区教育优质发展的20年探索 刘明,苏敏,唐丽,马国军,桂建楠,张锋 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市教育局,柳州市电化教育站
13 四维提质增效教学转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创新实践 周日南,陈进,冯璐媛,周柳娥,黎益,罗柳萍 广西教育学院,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柳州市城中区教育局教研室,柳州市潭中路第二小学,柳州市北雀路第四小学
14 “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大中小学特色体育人才培养19年实践与探索 伍广津,黄建团,黄丽芳,秦银健,何庆华,王勇 广西民族大学,桂林旅游学院
15 统整资源   协同联动:山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梁梅,佘少华,黄群瑛,罗高才,於鸿,李传瑛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16 初中劳动教育“普职融通”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石鹏,王刚,覃岚,赵志东,莫丹,杨懿,庞苑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17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壮语文教育改革与实践 覃其文、侯莉敏、谢俏静、覃艳娟、谢建平、周英 广西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
18 《从“我的梦”到“中国梦”的小学德育实践“梦想+”模式探索与构建》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
19 区域性推进,大中小联动,南宁市兴宁区“文化课堂”教学改革   的十年探索 莫运佳,陆先武,张瑞,朱习冰,杨进红,   顾瑾 南宁师范大学   ,南宁市兴宁区教育局
20 基于质量标准的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廖先祥,莫海浪,陈进,李泰森,黄冬,庞家建 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市第十九中学,柳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柳州市第十一中学
21 创建技术深度融合课程的“数学课栈”,助力西部乡村教学质量提升的十年探索 唐剑岚,喻平,周莹,黄文韬,桂华,周松林 广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桂林市秀峰区教育局,桂林市第一中学
22 高中数学“四e”学习法的探究与实践 师轶,潘丙理,邓北明,黎扬昊,黄荣,潘科良 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
23 “三三九”项目式初高中数学衔接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陈玉,戚艳兴,李艳玲,居和岑,孙书刚,蔡菁 北海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北海市北海中学,北海市第七中学,北海市第九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北海附属中学
24 小学英语“双线共行   三阶递进”分级阅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莫莺燕、戴海燕、卢燕、龙莉、宁静娴、李文馨 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桂林市育才小学、桂林市复兴小学、桂林市象山区博雅双语学校、桂林市榕湖小学、桂林市中华小学
25 民族地区儿童家庭早期阅读服务的模式构建与实践创新 吴慧源、侯莉敏、罗兰兰、周英、王军利、蒋忠心 广西师范大学
26 跨学段融合·传承民族文化数学智慧·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韦程东、喻平、侯代忠   蒋晓云、张桂芳、石燕妮 南宁师范大学
27 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高中数学教学二十年的实践与研究 盘俊春,方万生,谢松兴,李岸,缪亮,赵文龙 南宁市第八中学,河南开封职业技术学院,贺州高级中学
28 三系列,五环节,三合一: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龚玉葵、   谷海涛 、蓝林燕、 黄钰云、金文书、牙举业 南宁市第八中学
29 中小学心理微系列作品研发与运用的实践探索 杨斌勇,耿春华,卢静,苏娟,赵颖梅,黎春平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30 三领域衔接   五课堂推进:培智学校 生本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邵乐怡,杨进红,韦美宾,曾兰,朱霖丽,李文颖 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市培智学校
31 基于创新性思维培养的“三维耦合”  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李杰,徐星,展军颜,邓荣,魏远金,周代许 南宁市第三中学
32 发散·聚合·表达:小学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周云,石群山,张秀珍,韦祖庆,周菡菡,朱莉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贺州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33 贫困地区学前处境不利儿童非正规教育实践研究 杨彦、唐翊宣、赖兵、童健、徐卫梅、勾元芬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实验幼儿园、隆林各族自治县教育局
34 变“套作”为“真写作”   作文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彭俊姣 南宁市第二中学
35 认知•共情•践行: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化融合模式建构与创新实践 杨丽萍,李颖,马焕灵,谭天美,覃月弯,赖程程 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
36 西部地区中小学英语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李蔓,陆劭桓,韦灵,胡艳,施慧芬,郑育哲 柳州市鱼峰区教育局教研室,柳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柳州市白云小学,柳州市德润小学,柳州市箭盘山小学
37 西部地区基于雁行发展模式的学前教研机制建设及实践创新 李钰燕,陈金菊,唐翊宣,廖丹萍,青海华,赵艳,宋玲玲 广西教育研究院
38 广西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有效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李陆桂、肖满涛、傅振存、王林芝、梁寰、蒋海云 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桂林市第八中学,桂林市荔浦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桂林市第一中学,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桂林市全州县全州高级中学
39 “城乡联动,一体发展”视野下小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县域实践 郑彩燕,吴文亮,兰东梅,韦   健,石晶晶,韦 伟 柳州市柳江区教育局,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市柳太路小学
40 “三化五环,智雅融创”艺体特色育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何远珺,邓正莲,胡循杰,张亮,宁海连,秦扬钦 灵山县第二中学,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教研室
41 边境史地文化牵引的沿边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蓝洁,唐锡海,王瑜,许华辉,许光元,方慧华 南宁师范大学,大新县硕龙镇中心小学,大新县教育局
42 本土化·项目化·智能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实践与创新 黄萍,陆云,唐丽,石德海,李艺,乔毅鸿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实验小学
43 《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学音乐特色课程十五年探索与实践》 肖艳莉、何政荣、莫海冰、戴丽霞、叶梦萍、梁馨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44 五措并举·分层递进:中小学友善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闫冰,林冬翠,李晓翎,吴艳,曾波,曹培强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5 “精准推普”帮扶民族贫困地区提升   中学语言文字水平的研究与实践 庞礼金、曾冬梅、李志强、潘婵婵、庾艳、程媛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
46 中国根   民族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民族音乐素养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戴丽霞、姚冰、莫海冰、肖艳莉、戴宇翔、韦屹立 广西艺术学院、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柳州市东环路小学
47 凸显“石榴籽”精神的民族地区小学“四维三链双向”艺术教育模式创新实践 宁永红,谭卫伟,温向莉,颜柳清,李锦鹏,关博 南宁市秀厢小学,南宁师范大学
48 薄弱高中大规模实施贯通学习型SETAM   课程探索学生个性发展之路 毛国坚,范宇,邓英环,车雨振,黄芳,陈峥 梧州市第二中学,梧州市第七中学
49 “大思政”背景下“两心三励四法”临界生转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蔡雪静,农大明,李祖超,陆劭桓,徐辉 柳州市第二十五中学
50 基于课堂教学改进的数学关键能力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周柳娥,陈进,胡佳慧,温海澍,黎益,冯璐媛 柳州市城中区教育局教研室,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柳州市马鹿山小学,柳州市岩村路小学,柳州市潭中路第二小学   ,柳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51 基于“教会、勤练、常赛”的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 苏祝捷,邱团,朱剑梅,颜贵东,林月,黄雪英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南宁市衡阳路小学,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南宁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52 中学美育课程与社会美育相结合“145”模式的实践研究 吴蔚,陈玉丹,廖宇,杨健宇,叶巧怡,卢慧 梧州市第八中学,广西艺术学院,梧州市第一中学
53 基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中古诗文群文阅读课程   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张增广,   李国贵 ,胡循杰, 邓秋燕,  覃秀梅,杨水邻 广西崇左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扶绥中学,   广西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教研室,广西崇左市扶绥县第二中学,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54 “思行融合”整体提升区域教育效能20年的探索与实践 张冬森,卢婕妤,黄卫华,梁伟朝,莫德姣,关敦琪 玉林市玉州区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55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同心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蒋士会,杨丽萍,欧阳修俊,蓝忠华,覃卫忠,黄文土 广西师范大学,龙胜民族中学,阳朔县高田镇民族学校,凭祥市第一中学
56 普通高中“1133”活动体验式德育课程13年探索与实践 黄幼岩,袁坤,张展敏,邓嘉慧,徐华,文尚平 南宁市第二中学
57 基于核心素养的“双融双促”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李品仪,颜欢,林雪荣,徐志芳,范文娟,赵倩 桂林市第三中学
58 城市新区“五美牵引,五课支撑,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莫莎莎,盘梦婕,陆小荣,蓝赤坦,李艳艳,黄晓敏 南宁市五象小学
59 导读·感悟·拓展:小学语文“1+X”主题阅读教学的校本实践 洪美惠,洪美蓉,吴之平,叶西林 钦州市第九小学,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中心小学,钦州市第五小学
60 读写共构,提升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语文学习力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梁惠红,阎增,李宬纹,李薇,温燕,韦红梅 南宁市第三中学
61 乡土化、课程化、一体化:乡村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28年探索实践 卢锦珍,胡榜航,罗聿言,刘冬梅,傅显茂,陈寿强 南宁师范大学,贵港市覃塘区蒙公乡民族初级中学
62 以生为本·云端助力:在“两弱两少”学情背景下生本云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蒋文荣,姚培鉴,林芸,倪杰,胡卓彬,蒋琳 桂林市第十九中学
63 素养导向、聚焦融合——   “三新双互一核”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 汤希雁,梁正,郑文勇,黄燕敏,刘志平,刘虎 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外国语学校,柳州市柳江中学,南宁市体强路初级中学
64 基于提升民族地区音乐教育质量的“431”教学资源创新开发与实践 莫海冰、郭云馥、肖艳莉、周梅、蓝岚、李金旭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教育研究院、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南宁市兴宁区教育局教研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教学研究与师资培训室
65 边境民族地区乡镇中心校“互联网+   一校带多点”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莫起辉,林寿灼   ,梁平,陈珊珊,李信平,何华平 东兴市马路镇中心小学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