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通知公告

自治区教育厅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推进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03-19 17:5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有关高等学校,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现将《关于推进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3月16日


关于推进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号),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助推我区产业振兴,决定建设一批普通本科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教育综合改革决策部署,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推动本科高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建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校地企全方位合作,为汇聚发展新动能、建设壮美广西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十四五”期间,以广西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组织遴选50个左右对接广西主导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有一定建设基础、办学特色鲜明的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在此基础上,引导高校瞄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三、建设原则

(一)产教协同,育人为本

现代产业学院各项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链、创新链需求紧密对接,强化产学研协同育人,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服务产业,特色发展

现代产业学院应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以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紧密对接广西主导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学科专业体系,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优势,适度对产业未来5—10年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提前研判,超前布局,增强人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整合资源,融合创新

现代产业学院要积极探索跨业界、跨学科、跨专业整合教学科研资源,贴近产业发展,对接行业标准,突破专业界限,将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实训实习实践、学生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科技创新功能有机结合,促进产教、科教融合,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四)完善治理,共建共享

探索建立校地互动、校企协同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赋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运行管理一定自主权,创新管理方式。汇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优势资源,探索建立经费和资源持续投入机制,推进各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资源、共创成果、共担责任,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

四、建设任务

(一)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平台

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协调推进多主体之间开放合作,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凝练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代产业学院各举办方要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实习平台、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促进行业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推进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改革,依据专业特点,使用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推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鼓励打破常规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革新,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

(二)构建面向产业的学科专业发展平台

围绕我区重点发展的绿色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汽车、金属新材料、精品碳酸钙、高端家具家居材料、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等九大制造业产业集群及其他重点发展的产业,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体系,积极布局一批新兴学科专业,推动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升级,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促进学科专业体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打造一批有优势特色的一流学科专业。紧密对接产业链,实现多学科专业交叉复合,推动面向产业链的若干关联学科专业集群式发展,以高水平的学科专业群为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推进与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资源积极参加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

(三)构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鼓励高校和企业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整合双方资源,依托现有自治区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以及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联合建设的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发挥学校人才与智力优势,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实现高校知识溢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应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共享研究成果,产出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竞争力。大力推动科教融合,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将现代产业学院建成政产学研用合作示范高地,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构建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平台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设置灵活的人事制度,建立选聘行业协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高校任教的有效路径。探索实施企业教师专岗、产业教授岗等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认证与使用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岗位,有计划选送专任教师到现代产业学院所服务的行业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现代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坊),加大校内外师资的交流、培训力度,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推进教师激励制度探索,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立健全高校、行业企业参与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鼓励高校为企业职工提供培训服务和继续教育,提升企业职工综合能力。

(五)构建实习实训和协同创新平台

基于行业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生产流程,整合现有的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平台,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科技产业园区和龙头骨干企业等优质资源,采取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共建一批适应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验实训实习基地、产业技术研究平台、产业创新孵化园鼓励多主体共建一批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大型实践教学和协同创新平台

(六)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师资、软硬件设施、创投基金等资源,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共同指导大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将真实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环境作为现代产业学院的重要教学资源,将行业企业的真实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项目作为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来源,安排企业导师进行全程指导,真题真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基于科研成果或创新训练项目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七)构建合作办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平台

鼓励高校创新现代产业学院的办学体制机制,探索“校企联合”“校园联合”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支持高校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开展混合所有制现代产业学院试点,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依法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鼓励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共建强化高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形成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探索理事会、管委会等治理模式,赋予现代产业学院改革所需的人权、事权、财权,行使学院重大事项决策权,建立健全多主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机制,激发校政企各方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积极性,建设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

五、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申报条件

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应已具备或近期可以达到以下基础条件:

(一)人才培养主要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具有高度契合性,主干专业入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专业点,或主干学科入选国家或自治区一流学科(含培育)建设名单,具有相对优势。

(二)相关产业列入区域发展整体规划,优先支持绿色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汽车、金属新材料、精品碳酸钙、高端家具家居材料、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等九大制造业产业集群,制糖、绿色食品、建材、造纸和木材加工、茧丝绸、电力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工程及大健康、先进新材料、生态环保、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文化旅游等未来新兴产业。每个产业或领域对应的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数量不超过4个。

(三)参与的企业主体参考产教融合型企业相关要求,优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广西企业100强,进入重点产业园区或“双百双新”产业项目,或在区域产业链条中居主要地位,或在区域产业集群中居关键地位的企业参与的现代产业学院。

(四)现代产业学院已正式挂牌成立,独立组建且正式运行,初步形成多主体协同、稳定有序的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

(五)具有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有相当数量来自企业主体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六)加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的30%。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高校应认真分析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找准服务产业需求的切入点,主动对接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其他主体,积极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高校要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现代产业学院整体建设方案,多部门协同推进建设,积极探索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现代产业学院。

高校应出台配套措施保障现代产业建设工作,统筹学校教学、科研、教师队伍等资源,打破传统学院、学科、专业的壁垒,在人才选聘、人事管理、考核激励、成果共享与转化等方面给予发展所需政策支持。本科招生计划、新增研究生招生计划、研究生推免计划、本硕贯通培养计划应向现代产业学院倾斜。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建设支持力度

高校应设立现代产业学院专项资金以保障现代产业学院的正常运行,构建企业、行业、地方和学校等多主体的稳定投入机制,合作企业(行业协会、园区)应为人才培养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和实习实训实践资源。

自治区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遴选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并予以专项经费支持建设,建设期为2021—2023年。启动经费由高校自主在自治区财政下达的2021年度特色本科高校建设及高校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经费中安排,应不少于100万元。建设期间自治区将统筹教育专项、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给予奖补。其中,以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为主干的平均每个奖补不少于1000万元,以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为主干的平均每个奖补不少于600万元。教育专项、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各负责一半奖补经费。

(三)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建设成效

自治区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定期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效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名单及奖补经费额度进行动态调整。建设期满后将开展项目验收工作,未通过验收的学院将摘除“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称号。

(四)鼓励实践探索,加强经验交流

获得立项的高校要积极开展现代产业学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创新现代产业学院的办学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探索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道路。自治区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定期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交流研讨,及时总结推广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