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0014349/2023-07587 | 效力状态: 有效 |
发文单位:2016-12-29 18:30 | 成文日期:2016年12月29日 |
标 题: 桂教规范〔2016〕20号:关于印发《广西中小学教师培养“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 |
发文字号:桂教规范 |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9日 |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区直各有关中等职业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加强教师队伍、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有关精神,继续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升教师培养能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我厅研究制订了《广西中小学教师培养“十三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16年12月29日
广西中小学教师培养“十三五”规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全区教育发展大会、全区教师工作会议和全区职业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加强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教师培养,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环境
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奋斗,特别是“十二五”的改革与发展,我区中小学和中职教师培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的培养资源总量大幅度增加,教师的培养规模结构得到了优化,教师的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人民教师源源不断地走向各类学校,有力地支撑了我区“两基”目标的如期实现和职业教育攻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顺利推进。
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镇化的加快推进,进一步凸显了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的教师教育尚不能满足打造广西教育升级版的目标要求,教师培养条件相对薄弱,体系不够完整,结构不尽合理,内涵建设亟需加强,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加强我区中小学教师培养时不我待,未来几年是关键时期,必须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求真务实,奋发有为。
二、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坚持适度超前和优先发展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为宗旨,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加快教师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努力培养数以万计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引领我区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全面振兴我区教育做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有效缓解我区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性师资紧缺问题。教师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我区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形成以师范院校为主体、以综合性高校为补充,以优质中小学为依托,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协同联动,职前与职后衔接,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相互沟通,资源足、结构优、质量高、机制活、能力强的教师培养新体系。
——教师培养总量满足需要。到2020年,培养面向学前教育师资42900人、小学教育师资38700人,初中教育师资23750人,高中教育师资14300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6540人,特殊教育师资450人,基本满足不同学段学科师资需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师资紧缺学科及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短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高中新课改新增学科师资、壮汉双语师资及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得到有效加强。
——教师培养结构明显优化。到2020年,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院校积极参与的教师培养格局基本形成,师范院校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培养专业结构更加科学,薄弱紧缺专业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培养层次得到明显提升,面向学前教育的本专科师范生达到其培养总量约90%,面向义务教育的本科师范生达到其培养总量70%,面向普通高中教育的研究生培养达到其培养总量15%,面向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生培养达到其培养总量的10%,满足各学段对更高层次学历的要求。
——教师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有效加强,专业思想牢固、专业知识完备、专业技能熟练,胜任中小学及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师范生乐于从教、善于从教、安于从教。
——教师培养能力显著增强。重点建设16个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450个示范性师范生实践实习教育基地、5-8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协同发展中心、4个示范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初步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成区域性高水平数字化教师教育资源平台。
——教师培养机制更加灵活。深化教师培养领域综合改革,建立多元招生录取机制、多主体协同培养机制、教师培养资源共享机制、质量评价激励机制等。
三、主要任务
(一)合理调整教师培养规模结构。
1.扩大学前教育教师培养总规模
到2020年,面向学前教育培养师资42900人,其中本科生7200人,专科生28200人,中专生7500人,满足学前教育大发展的需求。在实现“补足配齐”要求的同时,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层次要求,逐步缩小中专师范生培养比例,加大本专科师范生比例。
2.加强义务教育紧缺教师培养
到2020年,面向义务教育培养师资62450人,重点培养音乐、美术、生物、地理等紧缺学科师资,着力解决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结构失衡和开课不足等突出问题。定向培养专科层次小学全科教师10000人,重点解决村小、教学点师资紧缺的问题。实施壮汉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培养500名具有扎根民族教育事业信念、知识面广、能力全面的壮汉双语教育师资。大力加强面向乡村学校“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乡村义务教育师资培养。
3.加强高中新课改对应课程教师培养
到2020年,面向普通高中教育培养14300人,重点培养高中新课改对应课程等学科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不低于15%,有效解决因高中增量扩容和高中新课改引起的师资短缺等问题,进一步满足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需要。
4.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
到2020年,面向中职教育培养6540名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胜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不低于10%,定向培养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师资500人,有力支撑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5.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到2020年,面向特殊教育培养450名富有爱心、素质优良、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教师,基本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二)优化教师培养学校专业布局。
1.科学规划教师培养院校布局
对各类教师培养院校进行分类建设,省部共建广西师范大学,重点建设8所左右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明确各级各类教师培养院校定位。广西师范大学以培养普通高中教师为主,适当兼顾培养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师。广西师范学院以培养义务教育教师为主,兼顾培养普通高中教师。玉林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以培养义务教育教师为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小学教育教师为主。广西教育学院以培养小学教育为主,兼顾培养学前教育教师。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学前教育教师为主,新建或升格1—2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遴选基础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引导中等职业学校逐步退出幼儿师资培养。重点支持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等4所高校对接产业需求,突出区域资源特点,建设成为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示范性职教师资培养基地。鼓励具有教师培养传统并继续承担教师培养任务的综合性院校,培养适应当地需要的乡村学校教师。
2.提升教师培养层次
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以专科层次为主,支持部分本科院校培养本科层次学前教育师资。小学教师培养以专科层次为主,试行专本贯通培养,逐步扩大本科层次教师培养比例。普通中学教师培养以本科层次为主,试点本硕连读,培养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中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坚持本科层次和职业教育硕士层次并举,支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重点加强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点试点工作,支持广西科技大学申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
3.调整教师培养专业结构
加大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的教师培养力度,增设新课程改革中新增学科专业,加强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心理辅导、特殊教育等课程教师的培养。重点改造建设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化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一批传统师范专业,扶持建设一批音乐学、美术学、体育教育、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师范专业及一批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职教师资专业。健全中等职业师资的学科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加强汽车工业、机械、旅游业、糖业、水果及物流业等对应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的职教师资专业建设。
(三)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1.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
分类推进卓越中学教师、卓越小学教师、卓越幼儿园教师、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实行“双导师”、“双基地”、“双实习”、“双证书”培养制度,实现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双提升”。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积极探索在学免费、学费代偿、到岗退费等机制,构建富有广西特色的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模式。试行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教师培养五年一贯制,试点中小学教师“4+1”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本科师范专业学分制改革。探索师范生跨校交流和联合培养模式,推进校际之间的教师互派、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生互转。试行师范生区外研修计划,选派一批优秀师范生赴区外师范院校交流学习。适时启动师范生海外研修计划。
2.加强师范教育优势特色专业建设
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实施教师教育专业综合改革计划,重点建设20个教师教育特色优势专业、专业群。充分发挥各教师培养院校主动性与创造性,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以特色优势专业建设为引领,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拓宽专业建设思路和方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特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创新性改革,全面带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3.推进师范教育课程改革
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课程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借鉴书院模式,探索强化师范生养成教育的途径。科学设置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有效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改革,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构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技能“三位一体”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方式。实施教师教育卓越课程建设,重点建设50门教师教育卓越课程。
4.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
突出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强化“三字一话一画”训练。研究制订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建立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机制,实行师范生综合技能达标测评与实习准入制度。以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包括考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落实普通师范生到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的制度、职教师范生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学年。协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在师范生教育实践、教育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发展等多方面建立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教师培养基础能力建设。
1.夯实教师培养基础
继续实施高校师范专业办学能力提升计划,改善优化办学条件,加大师范生综合技能训练室和教学法技能训练室建设,重点改善音乐、美术、学前教育等紧缺学科的实验实训条件。实施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工程,定向投入经费,遴选450所中小学作为师范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实施中职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面向行业企业,建设好一批产教深度融合、特色鲜明、课程改革与条件建设匹配的职教师资专业教育示范实训基地,强化学生职业教育技能培养。
2.提升教师教育专业教师能力
加强师范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师范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根据师范生招生规模配足配齐教师教育学科教师,注重教育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聘请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教师为兼职教师,优秀中小学教师占教师教育类教师的比例不少于20%。实施教师教育专业教师到中小学校践习制度,担任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中青年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专业课教师每三年至少有一次到基础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一线兼职任教、挂职实践的经历。资助教师教育专业的优秀教师出国深造。
3.加快教师培养信息化建设
加强师范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建成广西教师培养资源云平台,实现与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对接。建设广西教师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动教师教育优质资源的开发、集成与共享,实现全区师范院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师范生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变革。
四、教师培养体制机制创新
(一)试行开放多元招生机制。
科学制定师范生招生计划,确保招生培养与教师岗位需求有效衔接,实行师范生提前批次录取,招收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逐步将中学会考成绩、高考成绩、面试成绩等纳入师范生招生考察范围,探索自主招生、统一考试、综合评价、推荐择优等多元录取机制。师范生招生增加面试环节,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招生面试试点。建立面向农村中小学定向培养的优质生源招录机制,提供更优惠条件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
(二)建立多主体协同培养机制。
深化师范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政府+高校+中小学”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新机制,建立“政府+高校+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四维一体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新机制,重点建设5-8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协同发展中心。建立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及教育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师范专业教学标准和教师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增强师范生培养标准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鼓励师范院校和市县教育局共建“教育服务集团”,深度开展教师培养合作。探索在师范院校设立“特级教师流动站”,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在师范生培养中的作用。
(三)探索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探索建立区内外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支持区内师范院校与部属师范大学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共享教师教育资源。积极推动建立以区内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区域性教师教育联盟和以师范专业为主体的学科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大力推进校校之间、专业之间结对帮扶开展师范生培养。积极引导中小学凝练优质教师培养资源,参与推进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构建与中小学课堂对接、共建、互动的数字化教师教育资源平台和共享机制。大力推进高校内部教师教育资源的整合,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
(四)创新质量评价机制。
积极构建学校自我评估、政府、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师培养质量评估新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质量监测与评估。启动实施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加强教师培养质量监测。建立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制度。实施师范生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监测制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院校要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推进教师培养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培养规划的顺利实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培养任务,在教育实践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关院校要定期听取一线学校、基层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培养的意见建议,动态调整本校师范专业培养方案,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二)加强经费保障。
切实加大对教师培养的财政投入力度,新增财政教育经费要把教师培养作为投入重点。自治区进一步完善师范专业办学办学成本分担机制,提高师范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年加大教师培养投入。各有关院校要建立师范生教育实习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教育实践经费投入,适时调整有关标准,确保师范生教育实践需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支持教师培养。
(三)加强监督检查。
按年度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成立自治区教师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发挥专家咨询、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程评估和跟踪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规划实施进展状况,主动接受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对教师培养政策的宣传与引导。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全区教师培养和教师发展,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附件:1.“十三五”期间中小学教师培养重大工程清单
2.“十三五”期间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分解表
附件1
“十三五”期间中小学教师培养重大工程清单
一、教师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继续实施高校师范专业办学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建设15个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5—8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协同发展中心,改善优化办学条件,加大师范生综合技能训练室和教学法技能训练室建设。
二、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工程。建设一批稳定的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特别是要在我区农村地区重点建设一批实习支教基地。完善师范生实习、见习、研习的实践教育机制。
三、中职师资培养基地建设工程。面向行业企业,重点建设好一批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课程改革与条件建设匹配的职教师资专业教育示范实训基地,强化学生职业教育技能培养。
四、地方免费师范生培养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壮汉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定向培养项目,进行免费培养,毕业后定向补充到我区村小、教学点(或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任教。
五、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建设工程。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重点建设一批教师教育特色优势专业。共建共享教育教师课程资源平台。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六、教师教育课程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培训,定期开展教学法教师技能大赛,支持院校加强教师教育课程队伍建设。
附件2
“十三五”期间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分解表
表2—1:中小学教师培养年度计划分解总表
学段 |
2016年—2020年 培养教师总人数 |
2016—2020各年度中小学(中职)培养计划 |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合计 |
126640 |
25200 |
25200 |
25350 |
25450 |
25440 |
幼儿园 |
42900 |
8980 |
8780 |
8580 |
8380 |
8180 |
小学 |
38700 |
7740 |
7740 |
7740 |
7740 |
7740 |
初中 |
23750 |
4750 |
4750 |
4750 |
4750 |
4750 |
高中 |
14300 |
2860 |
2860 |
2860 |
2860 |
2860 |
中等职业学校 |
6540 |
780 |
980 |
1330 |
1630 |
1820 |
特殊教育 |
450 |
90 |
90 |
90 |
90 |
90 |
表2—2: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分解表
学历层次 |
总数 |
2016—2020年各年度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计划 |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合计 |
42900 |
8980 |
8780 |
8580 |
8380 |
8180 |
本科 |
7200 |
1440 |
1440 |
1440 |
1440 |
1440 |
专科 |
28200 |
5640 |
5640 |
5640 |
5640 |
5640 |
中专 |
7500 |
1900 |
1700 |
1500 |
1300 |
1100 |
表2—3: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分解表
学科 |
总数 |
2016—2020各年度小学教师培养之师范生培养计划 |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本科 |
专科 |
本科 |
专科 |
本科 |
专科 |
本科 |
专科 |
本科 |
专科 | ||
思品 |
5500 |
650 |
450 |
650 |
450 |
650 |
450 |
650 |
450 |
650 |
450 |
语文 |
2000 |
100 |
300 |
100 |
300 |
100 |
300 |
100 |
300 |
100 |
300 |
数学 |
20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英语 |
2500 |
300 |
200 |
300 |
200 |
300 |
200 |
300 |
200 |
300 |
200 |
体育 |
7400 |
780 |
700 |
780 |
700 |
780 |
700 |
780 |
700 |
780 |
700 |
科学 |
5000 |
650 |
350 |
650 |
350 |
650 |
350 |
650 |
350 |
650 |
350 |
音美 |
13250 |
1750 |
900 |
1750 |
900 |
1750 |
900 |
1750 |
900 |
1750 |
900 |
信息技术 |
1050 |
0 |
210 |
0 |
210 |
0 |
210 |
0 |
210 |
0 |
210 |
合计 |
38700 |
4430 |
3310 |
4430 |
3310 |
4430 |
3310 |
4430 |
3310 |
4430 |
3310 |
7740 |
7740 |
7740 |
7740 |
7740 | |||||||
38700 |
表2—4:初中教师培养计划分解表
学科 |
总数 |
2016—2020各年度初中教师培养之师范生培养计划 |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本科 |
专科 |
本科 |
专科 |
本科 |
专科 |
本科 |
专科 |
本科 |
专科 | ||
思品 |
1000 |
200 |
0 |
200 |
0 |
200 |
0 |
200 |
0 |
200 |
0 |
语文 |
2000 |
400 |
0 |
400 |
0 |
400 |
0 |
400 |
0 |
400 |
0 |
数学 |
750 |
150 |
0 |
150 |
0 |
150 |
0 |
150 |
0 |
150 |
0 |
英语 |
750 |
150 |
0 |
150 |
0 |
150 |
0 |
150 |
0 |
150 |
0 |
历史 |
1200 |
240 |
0 |
240 |
0 |
240 |
0 |
240 |
0 |
240 |
0 |
地理 |
750 |
100 |
50 |
100 |
50 |
100 |
50 |
100 |
50 |
100 |
50 |
物理 |
1550 |
250 |
60 |
250 |
60 |
250 |
60 |
250 |
60 |
250 |
60 |
化学 |
1550 |
250 |
60 |
250 |
60 |
250 |
60 |
250 |
60 |
250 |
60 |
生物 |
1200 |
240 |
0 |
240 |
0 |
240 |
0 |
240 |
0 |
240 |
0 |
体育 |
5000 |
700 |
300 |
700 |
300 |
700 |
300 |
700 |
300 |
700 |
300 |
音乐美术 |
6000 |
900 |
300 |
900 |
300 |
900 |
300 |
900 |
300 |
900 |
300 |
信息技术 |
2000 |
400 |
0 |
400 |
0 |
400 |
0 |
400 |
0 |
400 |
0 |
合计 |
23750 |
3980 |
770 |
3980 |
770 |
3980 |
770 |
3980 |
770 |
3980 |
770 |
4750 |
4750 |
4750 |
4750 |
4750 | |||||||
23750 |
表2—5:普通高中教师培养计划分解表
学科 |
总数 |
2016—2020各年度高中教师培养之师范生培养计划 |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思品 |
750 |
150 |
150 |
150 |
150 |
150 |
语文 |
2000 |
400 |
400 |
400 |
400 |
400 |
数学 |
2000 |
400 |
400 |
400 |
400 |
400 |
英语 |
2500 |
500 |
500 |
500 |
500 |
500 |
历史 |
5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地理 |
750 |
150 |
150 |
150 |
150 |
150 |
物理 |
750 |
150 |
150 |
150 |
150 |
150 |
化学 |
750 |
150 |
150 |
150 |
150 |
150 |
生物 |
750 |
150 |
150 |
150 |
150 |
150 |
体育 |
1800 |
360 |
360 |
360 |
360 |
360 |
音乐美术 |
5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信息技术 |
1250 |
250 |
250 |
250 |
250 |
250 |
合计 |
14300 |
2860 |
2860 |
2860 |
2860 |
2860 |
表2—6: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年度计划分解表
科目/类别 |
总数 |
2016—2020各年度中职教师培养计划 |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农林牧渔类 |
540 |
70 |
80 |
110 |
130 |
150 |
土木水利类 |
220 |
30 |
40 |
40 |
50 |
60 |
加工制造类 |
1090 |
130 |
160 |
220 |
280 |
300 |
交通运输类 |
880 |
100 |
130 |
180 |
220 |
250 |
信息技术类 |
1120 |
130 |
170 |
230 |
280 |
310 |
医药卫生类 |
1010 |
120 |
150 |
210 |
250 |
280 |
财经商贸类 |
1010 |
120 |
150 |
210 |
250 |
280 |
旅游服务类 |
320 |
40 |
50 |
60 |
80 |
90 |
文化艺术类 |
350 |
40 |
50 |
70 |
90 |
100 |
合计 |
6540 |
780 |
980 |
1330 |
1630 |
1820 |
公开方式: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