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5月,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深入开展学习,及时研究出台我市的实施意见和三个配套办法,全面落实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各项工作部署。现将百色市贯彻落实《意见》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开展学习,为贯彻落实《意见》打牢基础
《意见》印发后,我市按照要求及时部署学习贯彻工作,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市本级通过召开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学习,各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学习研讨,深刻学习领会《意见》的精神实质,认识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把握改革的政策内涵和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意见》、起草本地的实施意见、推动教育督导各项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为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二、早部署早谋划,研究出台实施意见及三个配套办法
我市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2019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意见》,并经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为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做好我市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今年1月,我市着手谋划起草工作,成立了工作专班,组建写作小组深入学习中央深改委第十一次会议精神,并于1月中旬赴全国教育督导改革示范的山东省潍坊市就教育督导改革进行考察学习,开始起草《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借鉴潍坊市的成功经验,起草《百色市教育综合督导暂行办法》《百色市教育专项督导暂行办法》《百色市教育随机督导暂行办法》三个配套办法,探索推进教育综合督导、教育专项督导、教育随机督导三项改革。2月,中央的《意见》印发后,我市组织写作小组深入学习《意见》精神,并对我市的《实施意见》及三个配套办法进行多次讨论、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向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征求意见。5月,广西出台实施意见后,我市再次对《实施意见》及三个配套办法进行衔接完善,形成送审稿,先后经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并于7月22日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意见》,8月5日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三个配套办法,为教育督导改革实施提供了保障。
三、完善督导机制,全面推进教育督导改革
我市紧紧围绕教育督导“长牙齿”的导向,通过完善督导机制,推进教育综合督导、教育专项督导、教育随机督导三项改革,进一步加强对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督导,强化督导结果运用,突出教育督导的权威性、严肃性,推动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促进全市教育健康发展。一是启动教育综合督导。教育综合督导的对象是县级人民政府。每年由市教育督导委根据国家、自治区和市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年度教育综合督导方案、督导评估细则,年初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在媒体公布,年底对县级人民政府进行一次综合督导评估。将年度综合督导结果与“面子、帽子、票子”挂钩,每年将经市委、市政府审定的上一年度教育督导结果,于市级两会前在市级主流媒体向社会发布;把各县(市、区)政府履行年度教育工作情况报市委组织部,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内容;把年度教育督导结果作为市人民政府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专项绩效考评的结果。今年的教育综合督导内容已经基本确定,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将于年底前印发实施。二是实施教育专项督导。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及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对县级人民政府、市县有关部门、学校实施教育专项督导。今年以来,先后对县级人民政府开展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育重点交账任务等专项督导,对部分县(市、区)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溺水、语言文字工作等专项督导;启动学校常规管理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一轮学校常规管理专项督导,由市教育基金会对209所先进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共1177万元。三是推行教育随机督导。我市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暗访方式,每月由市教育局派出12个督导组深入各县(市、区)学校对贯彻落实教育重点工作进行教育随机督导,并将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局通报,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有效推动基层单位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今年以来,先后对400多个单位贯彻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学校复学复课、义务教育保障战役、保障校园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防范中小学生溺水、规范教辅教材等情况进行随机督导检查。
四、抓好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教育督导队伍
一是壮大教育督导委队伍。我市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统筹领导,及时调整充实各级人民政府督导委员会。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除保留中央、自治区督导委组成单位外,还增加编制(绩效)、审计、司法、文广旅、城市管理等5个部门,成员单位由原来的10个增加到现在的25个,涉及的行业更宽、范围更广。目前,市本级已经调整市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也逐步按照要求进行调整。二是壮大督学队伍。按照《意见》要求,市县两级人民政府从熟悉教育工作、教育经历丰富、善于开展督导工作的同志当中担任总督学、副总督学,全市共配备总督学7名。充实调整市级政府督学,从教育行政部门、校长、专家中重新聘用50名工作敬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人员担任市政府督学,配强督学队伍;从市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中选聘一批熟悉本部门政策法规、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员担任市人民政府特约督学,参与教育综合督导、教育专项督导工作。
我市贯彻落实《意见》以来,通过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改革,有效推动教育工作的落实落地,全市教育工作出现了三个明显变化。一是县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更加有力。由于教育综合督导结果与“面子、帽子、票子”挂钩,县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国家、自治区及百色市的教育工作部署的劲头得到进一步强化,主动担当作为,主动服务教育工作的作风得到进一步改善,有效推动全市教育工作的落实。二是学校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开展随机督导后,由于检查的学校是随机抽查的,学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检查,所以逼着学校一定要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部署要求落实教育工作,特别是偏远的乡镇、村级学校更能够认清学校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采取措施加以改正,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三是政府督学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开展教育督导前,市教育督导机构都会组织开展培训。通过培训及深入基层督导,政府督学对教育政策文件的理解更加透彻、对基层单位的情况更加清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提炼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虽然我市教育督导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充分利用督导推动教育工作发展方面还需要加强,离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的要求还有许多不足,与市外、区外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比如:一是督学队伍力量较弱,督导工作能力尚不能满足高标准的要求,督学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化水平还需要提升。二是教育评估监测工作相对薄弱,在建立教育督导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评估监测机构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的工作还相对薄弱。三是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对欠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督导工作相对滞后,特别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开展督导,推进教育督导手段现代化方面还需要加强。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中办、国办《意见》的部署和自治区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大力推行教育综合督导、教育专项督导、教育随机督导三项改革,将各县(市、区)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的情况列入督政的重要内容,以教育督导改革推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百色市教育局
2020年10月29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