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清廉学校建设 > 工作动态

广西民族大学坚持“三聚焦三涵养”赋能清廉民大提质增效

2025-01-23 17:32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     作者:​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韦仕珍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围绕清廉民大建设,从体制机制、队伍建设、文化浸润等方面,教育引导干部廉洁履职、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向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聚焦权力规范运行,涵养清明党风政风

注重建章立制,落实主体责任,健全监督体系,不断提高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一)筑牢制度墙,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以各单位内控制度为支撑的规章制度体系,健全职务评聘、招标采购、经费使用、合作办学等制度,提升依法依规办学治校水平。大力推动“废”“改”“立”工作,拟废止和修订文件近120份,做到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二是规范权力运行。围绕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监管机制等方面,全校梳理业务流程清单400余项,排查风险点近500个,进一步健全风险防控责任体系。

(二)压实责任链,构建常抓严管长效机制。一是构建工作格局。成立清廉民大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责小组,制定责任清单,构建“党委牵头抓总、专责小组统筹调度、党政部门协同配合、党组织强化落实”工作机制。二是聚焦责任落实。定期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党建工作例会等会议,制定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组织开展述职述廉评议工作,在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中推动清廉民大建设落到实处。三是开展政治生态考评。通过单位自评、综合评价和专家测评等方式,建立常态长效政治生态评价考核机制。召开政治生态建设推进会,形成制度成果137份,理论成果91份,实践成果118份,巩固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三)织密监督网,有效发挥“探头”作用。一是深化政治巡察,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加大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力度,督促干部履职尽责、规范用权。深化校内巡察,对55个基层党组织进行“政治体检”,实现巡察工作全覆盖。二是坚持正风肃纪,推进日常监督严实化。紧盯“四风”问题,严查违规吃喝、收受礼金、酒驾醉驾等行为,严防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持续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基层减负等专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干部担当作为。三是坚持标本兼治,推进执纪监督常态化。推动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监督与校内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等“四项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完善“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监督网络。紧盯基建项目、物资采购、招生录取、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放松。针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保持执纪审查高压态势,严肃追责问责。2022年以来,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处理37人,“第二种形态”处理9人,“第三种形态”处理4人,“第四种形态”处理4人。四是聚焦体制改革,发挥“派”的权威、“驻”的优势。落实纵向“室组校”联合和横向高校分片区协作联查联审机制,建立校院两级纪委违纪问题线索处置联合核实和审查工作模式。健全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持续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常态化制度化,助推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队伍赋能提升,涵养清正师德师风

强化理论武装,突出教育引导,注重引领示范,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推动队伍风清气正。

(一)融入理论学习,深学细悟固根基。一是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纪律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等重要论述,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夯实思想根基。二是构建“五学并进”学习体系。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理论宣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现场教学等形式持之以恒开展理论学习,构建干部领学、班子研学、支部督学、个人自学、专家辅学“五学并进”学习体系,引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二)融入教育培训,常态长效提质效。一是分层分类加强靶向教育。在中层领导干部、科级干部、党支部书记和新入职教职工等培训中开设廉洁教育专题辅导,引导教师廉洁从教从政。近年来,各院级党组织开展专题辅导、讲座培训60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3.3万多人次。二是常态长效加强警示教育。紧盯重点对象、关键岗位和重要节点,经常性开展纪律教育。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参观党风廉政基地、组织旁听庭审、通报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上好纪律党课等方式,引导干部守牢廉洁底线。三是做细做实做深日常教育。用好编发廉洁短信、任职谈话、日常谈话、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等方式,提醒干部始终绷紧廉洁自律之弦。开展廉洁家访,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筑牢家庭廉洁防线。印发《廉洁警示教育手册》《教育系统违纪违法问题警示录》等读本4000多册,深化以案促学。

(三)融入师德建设,齐抓共管促践行。一是抓严监督考核。完善师德监督考核评价机制,通过校院两级领导听课、教学督导、教师互评、学生评教,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二是抓实职业素养。开展廉洁从教“四个一”活动,组织教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组织各单位开展师德师风常态化专题培训,引导教师增强廉洁从教意识。三是抓好选树典型。组织开展勤廉先进典型、我最喜爱的老师、教学新秀、教学十佳、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评选,营造崇尚师德、比学赶超的氛围。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一大批优秀教师。

三、聚焦文化润心育人,涵养清净校风学风

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主动融入“三全育人”工作,推动校风学风向上向善。

(一)抓实“两个课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是夯实第一课堂。构建“专业课程+清廉教育”,将诚信教育、家国情怀和职业道德等融入教学中,推动专业教育和清廉教育同向同行。如经济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打造经济类“课程思政”品牌,讲好经济学科廉洁故事。二是用好第二课堂。将廉洁教育融入党课团课、社会实践、仪式教育和文化活动等环节中,拓展广度深度。如组织廉洁文化进课堂活动作品展评、举办以廉洁为主题的毕业晚会、就业教育等,营造启智润心的廉洁氛围。

(二)丰富载体平台,厚植润廉倡廉文化土壤。一是打造文化品牌。健全廉洁文化品牌培育机制,开展集“听、看、辩、思、悟、行”于一体的廉洁文化月系列活动,以多样化载体丰富沉浸式体验式教育。活动涵盖了征文、书法、微视频、辩论等领域,“尚廉”“育廉”“践廉”的文化氛围不断深厚。二是培育优良学风。用好“学风建设月”载体,开展“资助筑梦诚信铸人”主题微视频比赛,评选“最美学习笔记”等活动,推动学风建设走深走实。规范各类奖助学金评审及评优评先工作,落实学业预警制度、考试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抽检查重制度,引导学生以廉正身、以洁立行。三是拓展平台阵地。发挥学校廉政文化中心、“百年奋进路”党史学习教育长廊、廉政文化研修室作用,将廉洁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办公楼、教学楼等场所打造清廉文化主题墙、主题书柜等,提升廉洁文化渗透力感染力。

(三)加强理论研究,助推地方清廉建设和基层治理创新。一是深化理论研究和智库服务。依托学校廉政文化中心、纪检监察研究院,加强廉洁文化研究,成果突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西教育科学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研究专项课题20项;发表论文103篇,出版专著6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二是重视廉洁教育教材建设。学校廉政文化中心组织专家编写出版大学生廉政教育学习读本《廉洁与青春同行——大学生廉洁教育读本》《廉语清风——广西教育系统廉洁短信格言创作作品集》等,积极宣传普及党纪法规、典型案例、政策解读等内容,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广西民族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清廉民大建设提质增效,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育人生态、文化生态,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和纪律支撑。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