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 >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从“指尖”直抵“心间” ——广西着力打造“互联网+思政”平台

2017-07-10 00:00
【字体: 打印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熙

近期,一部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自导自演的微电影《破局》,通过学校易班平台公映,引发广泛关注和高频次点播。“微电影讲述了我们学校国防生艰苦训练、顽强拼搏的故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它会给我精神上的支持。”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三学生罗兴将说。

和罗兴将一样,如今在广西各高校,上易班已成为大学生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这里看电影、看通告、交作业、参与校园事务,易班成为大学生们温馨可靠的“网上精神家园”。

易班是专为大学生打造的网络互动社区。2014年,广西成为全国第一批推广易班建设的省区,并于当年9月选定12所高校进行推广。2015年,广西率先在全国建立省级区域研究中心——广西高校易班发展研究中心,形成了“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校易班发展研究中心—各高校”易班推广建设三级联动机制。通过3年的推广,截至目前,全区74所高校进入易班,共有54.83万名大学生在易班实名注册,占全国的18.3%,日均访问活跃度位列全国第二。

作为广西高校易班建设的“领头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易班平台为主体,自主研发了数字化校园系统、“跟风看现场”网络直播系统、“微风校园”APP、“微风桂电”微信公共号等“四位一体”思政教育平台。“我们通过这个平台,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文化包括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教育工作深度融入其中,从而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农毅说。

广西大学运用网络平台,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团结协作的学生网络文化建设团队,让学生成为网络文化阵地的主人翁。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三学生陶泠秀负责管理“西大团学小微”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每天至少推送8条新闻,涉及的都是当前社会热点和学校的新鲜事。由于话题符合学生喜好,公众号“吸粉”与日俱增。“现在我们的固定粉丝已经有6万多了。”陶泠秀自豪地说。

目前,广西大学有98个辅导员博客,536个团学组织微博,102个团学组织的微信公众号,60多个各级各类团属网站,这些平台的建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有了立足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一系列微课堂的开设,通过网上网下有机融合,构建了“课堂教育、文化熏陶、实践感知、典型引导”于一体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

“我们大力拓展网络空间,打造了第二课堂的线上阵地。”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副书记满昌学告诉记者,广西通过易班平台和“广西大学生在线”已发起多届“广西大学生网络文化节”,融入深受学生喜爱的微电影、摄影、网络视频、动漫和创新创业等主题元素,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子板报比赛”“微电影大赛”“祝福祖国微视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表情包”等多项主题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全区各高校纷纷结合实际,举办了一系列特色化易班活动,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广西科技大学“无动力赛车大赛”激发了学子的速度与激情,桂林医学院“寻找最美宿舍”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右江民族医学院“易起来晨读”掀起一股校园晨读风,这些活动学生关注度均在60%以上。

短评

学生在哪里,思政就在哪里

如今,互联网造就了当代大学生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课题、拓展了新空间。应运而生的易班网络平台,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的实际,贴近大学生成长的特点,贴近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和习惯,受到了莘莘学子的欢迎。易班建设的经验启示我们: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的舞台就在哪里。面对互联网时代,要善用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丰富网络社区内容,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使他们在交流中增加学识、增长才干、锻炼成才。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4日03版)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