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 > 媒体聚焦

光明网:让思政教育更新 更活 更接地气——广西高校思政工作纪实

2017-07-10 00:00
【字体: 打印

教育是什么?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近年来,广西各高校立足于本校的优势特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创新教育途径,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高校思政工作应该怎样开展?

广西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给出了不同答案。

改革+创新,思政教育更有活力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聊,学生要么不来,要么不听更是常态。可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韦冬雪教授却没有这份担忧,“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连手机都很少看。”

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这两项重大教学改革,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热情,出现了“我想学,我要学”的可喜局面。

该校从2003年开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教学改革”现已成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示范,在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已有教学改革成果基础上,正在积极探索“课堂专题教学”、“课外自主研修”、“网络自主学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我们一定要把思政课上成学生真心喜爱、真心受益的课。”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彭兰说道。

广西师范学院则依托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先后逐步探索形成并推广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制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一门知识课程,又是一门价值课程,我们不仅要进行知识性教学,还要进行价值性教学。”据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令辉教授介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制”教学模式改革,力图将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体现“主客体关系整体性”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真正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指尖”上的思政课堂

近期,一部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自导自演的微电影《破局》,登陆学校的易班平台公映,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高频次点播。“这部片子主要是讲我们桂电的国防生艰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平时学习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它会给我们精神上的支持。”该校学生罗兴将说。

每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都会在易班平台上推出二、三十部微电影。以易班平台为主体,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主研发了数字化校园系统、“跟风看现场”网络直播系统、“微风校园”APP、“微风桂电”微信公共号等“四位一体”的思政教育平台,在平台上投放学生自主创作以当前国家时政要点、社会焦点、校园文化为主题的微电影、微广告、微视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

“我们通过这个平台,把大学生的生活、文化包括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教育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从而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农毅说。

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一样,广西大学也积极运用网络平台,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团结协作的学生网络文化建设团队,让学生成为网络文化阵地的主人翁。西大新闻传播学院大三学生陶泠秀是学校团学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她负责管理“西大团学小微”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在这个公众号上,她每天推送的新闻至少有8条,涉及的都是当前社会热点和学校的新鲜事。

“传递君武精神就是要勤恳朴诚、厚学致新,就是要不断地开拓进取。现在‘西大团学小微’的固定粉丝已经有6万多了。”陶泠秀告诉记者。

目前,广西大学有98个辅导员博客,536个团学组织微博,102个团学组织的微信公众订阅号,60多个各级各类团属网站……这些平台的建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有了立足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习总书记五四讲话”“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一系列微课堂的开设,通过网上网下的有机融合,广西大学构建了“课堂教育、文化熏陶、实践感知、典型引导”于一体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

立足民族特色,深化团结教育

广西民族大学作为地处祖国南疆的地方民族院校,目前学生涵盖了壮、汉、苗、瑶、侗、蒙、维吾尔等53个民族。据该校党委书记朱华教授介绍,学校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在新时期新形势新情况下持续深入开展多形式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已有四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为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广西民族大学坚持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作为全校师生的必修课,组织力量编写课程教材,推进教学内容本土化、教学模式生活化,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据悉,该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学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这个课程让我更了解各个民族的不同特色,学会与身边各民族同学相处和深入交流。”该校越南语专业的壮族学生农国明说,课上的知识让他更了解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情况,当他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做志愿者时,更能够包容和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

据了解,广西民族大学将每年9月定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月,深入开展特色活动,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品牌,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善用新技术新媒体,发挥校园文化特色优势,传承发扬民族文化,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通讯员 陈熙 记者 周仕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