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广西人民会堂隆重开幕。
“双减”背后的“双提”,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确实,“双减”是党和国家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双减”对学校而言是一个挑战,学校要做到“双减”背后的“双提”,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要积极应对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让学科教学回归到学校主阵地,提升质量。
如何更好让“双减”落实呢?我想,是要汇聚三方的动能。这三方指的是教师、学生和家长。老师面对“双减”,要更加研究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而孩子也不能够一味地“减”,也要增加课外阅读和身体锻炼;而对于家长来说,“双减”减掉的是孩子的课业负担,家长的责任没有减。
老师在“双减”背景下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
这次“双减”明确提出后,一、二年级没有课后的书面作业,三到六年级课后作业有一个小时。这要求我们作为学校、作为老师,要好好研究作业设计的问题。实际上,作业设计问题事小,背后牵涉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事大,这也关乎教育改革的成功。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首先要树立“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观:作业不仅仅是巩固知识,而是让作业具有育人的功能。老师要聚焦教学的三个阶段,比如课前,把作业设计放在备课当中,做到让课外作业课内化,尽量通过课堂把知识巩固下来,让孩子们能力和思维得到拓展。课外也要布置一些能够促进孩子综合能力提升的作业。同时,在作业设计上,我们还设计了三个“十分钟”:老师讲十分钟、学生交流十分钟、课堂练习十分钟。三个“十分钟”的设计,能够提高课堂实效,更多地让孩子们参与交流和探究。
把理想教育作为教育特色,并延伸到课后服务
现在“双减”以后,很多学校都开展了课后托管服务,呈现出了课后托管服务的特色。我们学校把理想教育作为教育特色,并把它延伸到课后服务。
课后托管服务主要体现在学科+课后托管课程和兴趣特长的课后托管课程。我们对学科+课后托管课程做了指导和设计。比如一二年级,因为课后没有书面写的作业,我们就设计了“1+1+X”的模式:第一个“1”是校本阅读、精心阅读、精心书写和精心计算的课后延伸;第二个“1”是让孩子们阅读与游戏,在游戏中乐心、乐智和乐体;第三个“X”是班级特色和年级特色。兴趣爱好课程是每个学校都有的,主要是艺术类、体育类和科技类,我们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课程,这样的课程也有益于把“五育并举”落实下来,有利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成长。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