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双减”政策实施,其根本在于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充分认识和厘清区域教育整体生态中的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机构等多个教育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是着力推进“双减”政策实施,加快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首要任务。
高度重视区域教育的持续加压与生态失衡
在我国,各地的区域教育都担负着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任务,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多年以来,区域教育中普遍存在持续加压与生态失衡的状况,对此需要高度重视。
一是学校教育质量不符社会预期。当前,在一些地方,存在简单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育质量好坏评价标准的现象,倒逼一些学校不得不增加学生课时量和加大课业负担,在学校间形成了“不敢轻易减负而竞相增负”的情况。部分教师由于专业素养的不够,未能科学、高效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仅简单通过布置大量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二是培训机构盲目扩张。近年来,不少校外培训机构千方百计采取措施规避有关政策规定,有的将学科名称改头换面,实际内容却依旧是超前学习学科知识;有的则将线下讲授内容转为线上授课以躲避监管,使原本“下午3点半放学”的政策设计,不仅没有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体育活动、自主学习和娱乐时间,反而被校外培训机构所利用。
三是家长功利化教育倾向导致教育异化。许多家长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对子女教育期望过高,认为孩子没上名校,将来就难以找到好的工作和拥有更好未来,不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因而许多焦虑中的家长们都拼命给孩子加码各种校外培训,客观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四是学生身心负担过重。一方面是学生的休息得不到保障,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应试教育背景下,来自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升学压力,给部分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障碍,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
注意厘清区域教育生态的复杂主体关系
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机构,各个主体构成了区域教育生态中的复杂关系,这些主体需要明晰自己的定位,不能因定位失衡而导致教育生态出现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中,需要起到保障作用。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是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生态调整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校外机构的管理,从严审批,从严管理;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课后服务渠道,组织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促进公立学校优质师资有序流动,为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学校教育和服务质量的优劣,是教育事业中的重中之重。学校教育和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家长的焦虑程度。学校教育的在校时间是学生学习效果达成的重要依托,如何提高学生在校时间的利用率,做好教学设计,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课后作业的完成部分体现的是学生与学习内容、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协调,减少中小学作业量,强化学校和教师的作业指导服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是统合家长期望、缓解家长焦虑、达成教育目标的核心环节。
家长的教育焦虑,是教育生态闭环中的起点问题。家长教育焦虑给教育机构的野蛮生长提供支持。由于培训机构抓住家长的焦虑心理,鼓吹补课、提分,夸大补习的效果和作用,想方设法拉公办教师“下水”,从中牟取暴利,导致了教育秩序的紊乱。应密切家校沟通,实现学校和教师协同育人,并引导家长广泛学习教育知识,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在家校间形成减负共识,以避免揠苗助长。
培训机构本应是公办教育的补充,不应“喧宾夺主”。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应着力优化和规范教育机构发展,充分发挥培训机构对公办学校教育的弥补作用。但现实中,一方面,部分培训机构大肆发展学科培训,甚至超前开课,此举不仅是在迎合家长的教育焦虑,甚至还加重了更大范围内的教育焦虑;另一方面,培训机构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一些机构不断融资,高薪挖抢学校教师,使区域中教育资源有所失衡。
学生是整个教育生态中的核心要素。要通过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通过家校合作引导孩子科学制定成长目标,使学生在正常发展轨道中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实现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注重发挥区域教育主体功能
唯有让各个教育主体的功能都得到正确、合理发挥,“双减”才能真正减下去,良好教育生态才能构建起来。
一是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监管、保障功能。“双减”政策中,要求监管过程实现全链条、无缝隙监管。各地督导部门要将“双减”政策落实及成效纳入政府履职督导评价,强化对教育机构和学校的监督,严格依规问责,切实发挥政府部门的教育保障功能。
二是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职能。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教师要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校内教育质量,完善作业评价制度,减轻机械性、重复性作业。
三是有效缓解家长教育焦虑。注重引导家长合理调节教育期待,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提升对学校教育的信心,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减少升学压力,丰富生活,增长兴趣,在更多的业余时间享受亲子时光,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四是注重引导培训机构规范转型。“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得不少校外培训机构开始转型开设综合素质类科目,以多元化活动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
五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回归。实施“双减”政策,需要切实做到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进而从源头上遏制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需求。同时,要把以成绩为主的量化评价,逐渐转化为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能力提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