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聚焦 > 广西“双减”工作专题 > 新闻观察

‍ 做点心玩动画学沏茶,“双减”百日,南宁学生解锁多种“新技能”

2021-11-12 18:00     来源:南宁晚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双减”实施百日以来,南宁市校内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如何,是否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11月5日下午,南宁市教育局组织媒体代表到南宁市教育局、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集中采访,了解南宁市推进“双减”工作有关情况,以及部分学校开展“双减”工作的亮点和特色。在调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南宁市全面推行“托管+拓展”,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应开课后服务数469所,实际开展课后服务469所,实现100%全覆盖,学生参与率达83.61%。在减负的同时,各校五育并举助力“减负提质”。

1. 开设传统美食制作茶艺课程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南宁十四中琅东校区看到,图书馆里,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名著导读阅读课程;烘焙教室内,学生们正在老师指导下打蛋、和面,制作点心;茶艺教室里,学生们正襟危坐,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泡茶技艺;动画教室内,学生们在创作定格动画……

“双减”政策下,南宁十四中琅东校区大力开展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现已开发实施了烘焙、茶艺、阅读、书法、心理健康、定格动画、财经素养、职业体验等全员必修课程,并结合课后托管服务,成立了涉及科技、体育、艺术、语言、学科拓展等相关领域的25个学生社团,开发配套的社团课程。所有课程全部为全员必修课程,排入学校课程表。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发展。

减负不意味着减质,学校统筹推进教师、学生、家长教育,全员参与“减负提质”。该校校长石鹏说,减负的根本在于课堂的高效。学校注重学习型教研组建设,建立了集体教研的规范制度,引导教研组基于问题设计开展序列化主题教研,包括文献学习、集体备课、听评课、作业研究、学业评价、命题研究、主题分享等,保障课堂教学的内容、重难点、训练点、环节设计等的科学性、有效性,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并减轻课后训练的强度,达到减负提质的要求。“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学校坚持教师发展优先,优质师资助力“减负提质”。学校启动了初荷工程(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映荷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清荷工程(管理干部提升工程),组织了多次教师培训,为科学、规范地推进减负提质工作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坚持家长成长先于学生成长,家校共育助力“减负提质”。学校始终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同。“双减”背景下,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家庭教育报告会,传达“双减”政策意义与要求,指导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打消家长的顾虑和焦虑,形成了良好的共识。此外,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学生积极响应“减负提质”。通过主题讲座、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学法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2.学生快乐挑战“快乐九宫格”

作业管理是牵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双减实施之后,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如何,和以前相比有没有变化?当日下午,记者在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看到,孩子们正在排队完成“快乐九宫格”。学校针对低年级学生设计了 “句子魔法秀” “精心书写美” “滨湖好声音”“作业小彩蛋”等九项实践作业,内容涵盖拼音、字词句等基础练习,通过采用挑战赛的形式,进行游戏闯关,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我们正确树立‘双减’之下的作业观一一让作业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育人功能。”该校校长谢小燕说,学校探索具有滨湖特色的作业管理模式——6G模式,(G谐音“聚”,源于英文聚gather)。6G作业管理模式为:聚合三级管理体系(学校、年级组、班级三级),聚焦三个教学阶段(课前、课中、课后),聚议三项设计专题(单元整体教学清单,常态作业,特色作业),聚能课堂三个“十分钟”(十分钟教师讲解、十分钟交流讨论、十分钟动笔作业),聚变三种作业评价(过关清单、红豆挑战、综合评价),聚汇三方成长动能(教师,学生、家长)。加强作业研究和优化作业设计,赋以作业更为丰富的育人功能,让学生爱学、会学、巧学、乐学。

在课后服务方面,学校对“学科+托管课程”进行了指导,形成滨湖特色。根据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实行“1+1+X”模式,推行短课程、小课程, 第一个“1”为校本课程的延伸,精心书写、静心悦读、精心计算,第二个“1”是故事与游戏,讲讲故事,做做游戏,通过故事和游戏让孩子们益体、益智、益心,“X”也是年级或班级的自选特色课程。中高年级实行“1+X”的课模式,“1”就是1小时的作业与指导,保障作业时间,提高作业质量和批改效益, 1个小时“X”就是年级或班级的特色课程。“学校从9月1日起启动‘5+2’课后服务工作,至今已达一百天,学生参与率接近90%。我们的目标是把课后服务做到让‘学生喜欢、教师认可、家长满意’。”谢小燕说。

3.全市全面推行“托管+拓展”

南宁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捷介绍,南宁市全面推行“托管+拓展”,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应开课后服务数469所,实际开展课后服务469所,实现100%全覆盖,学生参与率达83.61%。

据介绍,南宁各学校结合学校实际,除开展课后作业托管,保证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外,还充分发挥师资、管理、资源等优势,“一校一案”有序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初步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人人有发展”的课后服务发展态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

同时,全面推行“5+2”模式,实现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落实教育部和教育厅要求,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每周5天都开展课后服务,每天开展2小时,服务时间主要安排在正常上课日的早上、中午和下午。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在经费保障机制上,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按照自治区每月每生不高于120元标准预收费,学期末按照“多退少不补”的原则结算。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学校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专项管理账目,明确资金使用要求,做到专款专用。

杨捷说,为解决家长下班跟学生放学不同步问题,南宁市统一整了全市中小学的作息时间,推迟早上到校时间,延长下午放学时间。对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接送学生的,学校则实行弹性离校时间,安排专人为学生提供延时照顾服务。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